【開場白】讓想像力解放我們
文/《新活水》總編輯 張鐵志
50年前的1968年五月,巴黎的百萬青年在牆上寫下「用想像力奪權」,這個標語比他們怒擲的石塊在史上出更深的刻痕。50年前的台灣有被青年的想像力鑿出什麼樣的刻痕?有的。
60年代的台灣雖然延續著此前白色恐怖的高壓,但在這黑暗天空中卻出現了戰後第一道曙光,微弱而閃亮,不論是文學、影像、設計、音樂、思想。今年的台北國際紀片影展TIDF規劃了「想像式前衛:1960s的電影影像」,並邀請本刊策劃關於60年代文藝氛圍的專題。我們一向關注青年的創作與生活,也著迷於掘台灣的文化史,因此很願意來凝視60年代台灣文青們如何進行一場天真而大膽的文藝革命。
那是一段我們不熟悉但卻無比生猛的台灣文化史,也是一個文藝青年世代的想像力與黑暗權力對抗的故事。到了在1968年,這一切幾乎消失:自由主義的、左翼的、前衛的。而遠方正在煙硝四起。
50年後的今天,想像力或許更被解放了,至少有更多人投入不同領域的創作,例如「漫畫」。我們所有人都是看著漫畫長大,只是看日本的或許多於臺灣的。但台灣一直也有自己的優異漫畫傳統。
這個「大人愛漫畫」封面故事要不只是希望大家認識台灣優異的漫畫創作傳統,更想的是,漫畫不是只存在兒童或青少年的世界(其實,現在的青少年可能都把視線從漫畫書轉移到數位世界),而是在長大之後也可以繼續看漫畫。事實上,有許許多多的創作者早已讓漫畫成為一門精彩的藝術,用他們的畫筆去詮釋這個世界,以及他們的生活態。這對是給大人看的漫畫。
這專題中報導許多不同類型的當代漫畫創作者,介紹了這個世代的創作者如何透過去表述他們對台灣史,對日常生活如柑仔店,對獨立樂隊,甚至對於亞洲社會的獨特視野。會驚訝於這些作品的廣度與深度,尤其這些作品如何兼具寫實與想像力,如何兼具美學表現與敘事能力。
其實,這期Fountain/新活水製作這個封面故事是為了呼應台灣漫畫史藝術上的大事:故宮博物院的鄭問大型回顧展,因此我們還特別製作一個關於鄭問的別冊,和一起進入他深邃美麗的世界。
50年前的巴黎青年們,用想像力奪權,50年前的台灣文化先鋒們為我們開了想像力的道路,現在讓我們重新開始享受漫畫的樂趣,進入這個最具想想力的世界。
目
001 開場白:讓想像力解放我們
創作者手稿
006 陳弘耀《一刀傳》分鏡草圖/蕭仁豪
封面故事 成人漫畫
全世界都在讀漫畫
054 在漫畫中看見大人,也看見世界/編輯室整理
紙上的映畫
058 我當漫畫家助手的日子/阮光民
向漫畫致敬
066 那些年,我們熱愛過的漫畫/編輯室整理
台灣故事
068 台灣漫畫的軌跡與課題/編輯室整理.陳仲偉審訂
073 回望:台灣攝影家的島嶼凝視1970-1990年代/沈昭良
60年代的文藝群落
084 .浮游.存在:台北文青在館的覺醒與噤聲/美枝
090 冷戰下的世界華文典籍中心:台灣出版翻印與書店文化/李志銘
092 文星書店照片故事集/徐明瀚
094 傳統與跨界的前衛:台灣現代音樂與民歌採集運動/李志銘
100 拿出真實的東西:現成物藝術與真實電影的史境遇/徐明瀚
106 我的蒙年代:台灣前衛影像.《劇場》及《影響》/李道明
110 當世界都在反抗:1968的台灣 發生了什麼/張鐵志
他與他這一世代
114 恣麻利:不管如何被生活痛扁,他就是喬一個比較不那麼痛的姿勢挨扁/許正泰
跨域對寫
118 從哩到饅頭夾蛋/許裕全
120 醒來,就是一整張圓的盛宴/麗如